9 月 11 日 下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通过线上平台召开 “如何开展毕业论文指导工作” 专题会议。系内全体指导教师参会,聚焦毕业论文指导重点环节与常见问题,为提升本届毕业设计质量凝聚共识、明确方向。
会上,连续多年培育出优秀毕业论文的资深教师周少波分享了实战经验。他系统解读了毕业论文撰写的全流程规范。周少波强调,一篇高质量论文需涵盖七大核心模块:
1)摘要需精准提炼 “目的、方法、结果、结论”四要素;
2)可行性分析要从技术、经济、法律维度充分论证;
3)需求分析需结合业务流程图与数据流程图具象化系统逻辑;
4)系统设计应明确功能模块划分及数据库结构(含 E-R 图与数据表说明);
5)功能实现侧重算法描述而非代码堆砌;
6)测试环节需详实记录输入数据、预期结果与实际效果;
7)结论则要总结系统成果与个人收获。
结合过往指导案例,周少波老师指出指导论文的关键在于逻辑闭环,教师需在各环节引导学生建立 “问题导向 — 技术落地 — 成果验证” 的完整链条。
系主任赵玉刚在总结点评中直击痛点,重点强调选题环节对论文质量的决定性作用。他坦言,近年毕业论文重复率偏高问题突出,根源在于选题创新性不足、与实际结合不紧密。为此,他提出三项改进举措:一是选题需紧扣行业前沿与实际需求,鼓励结合实验室项目或企业真实课题;二是强化前期查重与创新论证,指导教师需协助学生完成文献检索,规避重复研究;三是建立“选题 — 中期 — 终稿” 全流程管控机制,依托系内论文管理系统动态监测,从源头降低学术不端风险。
本次会议通过实操性经验分享与针对性问题剖析,为指导教师提供了清晰指引。与会教师表示,将把会议要点融入指导实践,助力学生产出规范严谨、富有创新的毕业论文,推动系内人才培养质量再上新台阶。
会议内容
会议内容
线上会议
稿件来源: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撰稿:李粘粘
图片:李粘粘
初审:马岩岩
复审:陈星莹
终审:蔡岳良
广州理工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地址:11栋信息楼309
电话:020-39729803 邮编:5105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