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理工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作为学校的下属二级学院,拥有长达24年的丰富办学历史。学院的前身可以追溯到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经过多年的发展,现已成为集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学院,目前设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数字媒体技术、网络工程与物联网工程四个全日制本科专业。其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被评为广东省特色专业,网络工程专业则荣获校一流专业的称号。这些专业立足广东,面向华南,特别是服务粤港澳大湾区,致力于培养特色明显、社会急需的应用型高级技术人才。
学院拥有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师资队伍。现有教师总数达到153人,其中正高级职称教师10人,副高级及以上职称教师42人。教师队伍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有12人,在读博士8人。此外,学院还拥有一批优秀的青年学者和领军人才,包括帽峰青年领军人才1人,帽峰青年学者6人,以及双师型教师35人。这些优秀的教师为学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2022年9月,学院成为硕士点建设培育单位之一,开启了联合培养研究生的新征程。在校企合作方面,学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与佳都科技集团共建现代信息产业学院,依托其国家级人工智能平台开展智能安防领域的人才培养;携手软通动力打造数字技术产业学院,形成递进式培养路径;联合小鹏汽车开设大数据创新实验班,聚焦新能源汽车产业链需求开发特色课程;与云趣科技共建先锋创新实验班,形成创新生态。这些合作项目不仅提升了学院的教学水平,也为学生提供了更多实践机会和就业渠道。
学院同步构建“人工智能+”课程矩阵,面向全校开设《人工智能导论》等通识核心课程。同时,推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等专业群的交叉融合,形成“数字技术赋能传统工科”的学科建设新范式。这一新范式不仅提升了学院的学科竞争力,也为学生提供了更多元化的学习和发展机会。
学院一直非常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类赛事。近三年来,学生在国家级竞赛中获奖94项,其中一等奖9项,二等奖23项;在省级竞赛中获奖580项,其中省级特等奖1项,一等奖33项。此外,学生还获得了23项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其中国家级4项,省级19项。这些成果充分展示了学院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的卓越成效。
精干的师资队伍、管理队伍和良好的教学实验条件为学院服务广东省地方经济提供了坚实基础。多年来,学院培养的各类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已成为广东省及周边地区经济建设的重要力量。未来,学院将继续深化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创新,积极推进“政产学研用”协同育人模式,为地方经济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广州理工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地址:11栋信息楼309
电话:020-39729803 邮编:5105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