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国家“百千万工程”战略部署,助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广州理工学院星火筑梦突击队积极响应号召,于7月3日奔赴罗坑镇里平村开展“数字赋能,绿笋兴村”主题实践活动。团队以"科技赋能+精准帮扶+教育振兴"的多元实践模式,为罗坑镇里平村的发展注入青春动能。团队充分发挥专业优势,通过数字化技术应用、特色产业帮扶、乡村教育支持等创新举措,探索出一条高校助力乡村振兴的有效路径。
实践队充分发挥计算机专业优势,搭建智能直播系统,开展麻竹笋电商助农活动。通过多机位切换与智能美颜算法优化观看体验,直播间峰值在线超120人,累计互动300余条,实现农产品品牌传播与销售渠道双拓展。在竹笋产业调研中,队员们深入种植核心区,实地学习砍笋技艺,为种植户提供电商运营指导。
考察鹅凰嶂生态旅游区期间,团队运用无人机航拍与5G传输技术,实时制作4K宣传素材,通过智能推荐算法在抖音等平台精准投放短视频,预计覆盖潜在游客1000余人次。这种“技术+文旅”模式为山区旅游资源开发提供了数字化解决方案。
团队积极投身于村容整治专项行动,逐户宣传“门前三包”制度,协助村民整理庭院环境,助力打造整洁有序的乡村环境。在关爱留守老人方面,团队突破传统慰问模式,创新采用"倾听+服务+记录"的工作模式,在留守老人关怀行动中创新建立个性化档案,通过视频连线务工子女、规范用药指导等举措,切实提升老人生活质量,为老人们的健康安全提供了切实保障。
面向村内青少年开展的安全教育与编程启蒙活动中,队员们通过有奖问答、C语言实践任务等互动形式,结合网络诈骗、信息泄露等真实案例剖析风险、传授防范方法;在编程启蒙环节讲解基础概念、指导设计简易程序。现场互动积极,队员们不仅带来了知识,更在青少年心中种下了科技创新的种子,激发孩子们对科技与高等教育的向往,有效缩小了城乡数字教育鸿沟。
此次实践征程中,星火筑梦队累计服务村民100余人次,制作数字化宣传素材5GB,实现了“科技赋能产业、智慧助力治理、教育播种未来”的多维目标。队员们将专业所学转化为服务乡村的实践能力,展现了新时代青年扎根基层、担当使命的青春风采,为广州理工学院深化校地协同育人机制、推动“百千万工程”实施提供了鲜活案例。未来,团队将持续跟踪里平村发展需求,探索建立长效帮扶机制,让青春星火在乡村振兴的广阔天地中持续闪耀。
稿件来源: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撰稿:李洪华
图片:李洪华
初审:马岩岩
复审:陈星莹
终审:蔡岳良
广州理工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地址:11栋信息楼309
电话:020-39729803 邮编:5105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