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陈梓悦、许子淳、刘心畅)为深化“百千万工程”实践内涵,推动绿色环保理念在乡村落地生根,7月8日,广州理工学院萤火突击队联合揭阳市民生志愿服务队,在揭阳市揭东区城西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垃圾分类趣味课堂”主题活动。活动通过沉浸式互动体验,让近30名乡村儿童在游戏中系统掌握垃圾分类知识,使环保理念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深植童心。
活动筹备阶段,突击队队员精心设计并制作了四色分类垃圾桶模型及数十张生活常见垃圾图案卡片,涵盖塑料瓶、果皮、废电池等日常物品。配合色彩明快的场地布置,打造出集教育性与趣味性于一体的活动空间,为教学活动开展奠定良好基础。
活动以一段主题环保视频拉开序幕。视频中,镜头从郁郁葱葱的森林、清澈见底的溪流瞬间切换至垃圾成堆、雾霾笼罩的污染场景,鲜明的视觉对比引发孩子们阵阵惊叹。实践队员抓住这一教育契机,通过“如果小鱼生活在这样的河里会怎样?”等生活化问题引导讨论,孩子们争相举手分享感受。在轻松互动中,队员们以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垃圾分类核心知识,对孩子们的回答及时给予鼓励与纠正,使环保理念在欢声笑语中逐步渗透。
在分类实战环节,孩子们分组参与垃圾分类竞赛。现场围绕“塑料瓶属于可回收物”“果皮应放入厨余垃圾桶”等分类要点展开热烈互动,欢呼声此起彼伏。针对废旧电池等易混淆物品,队员们结合其含有的有害物质会污染土壤和植物的特性,重点讲解分类标准,明确其需放入红色有害垃圾桶的规范要求。孩子们在趣味比拼中完成一轮又一轮分类挑战,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
活动尾声,队员们带领小朋友共同回顾垃圾分类要点,并为表现优异的参与者颁发奖励。孩子们齐声许下环保承诺:“我们要给每个垃圾找到正确的家!”稚嫩而坚定的宣言,标志着环保种子已在童心扎根发芽。
本次活动以寓教于乐的形式,有效推动垃圾分类知识在乡村儿童群体中普及。广州理工学院萤火突击队以青春力量践行“百千万工程”要求,为乡村环境治理注入青春动能。活动虽已落幕,但播撒的环保种子正持续生长,这些“环保小使者”将把绿色理念传递至家庭、学校与社区,以点滴行动凝聚环保合力。相信在多方协同努力下,“百千万工程”的绿色画卷必将在揭阳大地绽放更绚丽的光彩。
广州理工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地址:11栋信息楼309
电话:020-39729803 邮编:5105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