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栏目
院系热点

关于高职高专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的思考

发布时间:2013年04月23日 来源: 信息与传媒学院 字体大小:
作者:郑英姿 [软件教研室]


摘要:21世纪,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已经成为人类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普及计算机教育,提高全民族的计算机文化,是实现信息化的保证,在高职高专教育中,计算机教育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计算机基础》被确定为各专业大学生必修的第一门公共基础课程。本文讲述了如何上好计算机基础课,使学生能掌握理论知识与实操。为以后的计算机课程以及工作需要打下一个结实的基础。
关键字:免修 备课 讲课 实验 教学管理 教学水平交流

一、高职高专《计算机基础》课的内容。
1、 计算机基础教程:现代信息技术及应用,进制及转换等。
2、 Windows操作系统的使用:windows xp的特点、软件的安装与删除、系统的设置和维护等。
3、 Word软件的使用:文档格式化、文档图文混排等
4、 Excel软件的使用:工作表的编辑、数据计算、管理,图表的建立等
5、 Powerpoint软件的使用:幻灯片的建立、编辑、放映等到
6、 计算机病毒:病毒的概念、传播媒介、种类,病毒的预防、检测、清除等。
7、 网络基础知识。
二、学校举行免修考试,通过考试的同学可以免修这门课程。
对于学生来说,有些学生在初中时就学习了计算机机基础的所有内容,有些学生学习了部分的内容,有些学生没学,但经常使用电脑,而少数同学连电脑都没使用过。他们的基础差异很大,让基础很好且学过的同学再上这个课,他们上课也不会愿意听,同时也浪费了时间,学校应该通过免修考试把那些基础很好的同学筛选出来,免修这门课程,让他们有更多的精力去学习别的课目。
三、当前计算机基础教学面临的形势与任务
1、社会信息化不断向纵深发展,各行各业的信息化进程不断加速,使各领域工作的发展愈来愈依赖于信息技术。当代信息社会的发展对大学生的信息素养与能力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用人单位对大学毕业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的要求有增无减,计算机应用水平已成为衡量大学生业务素质的能力的突出标志。在下一阶段的计算机基础教学中,要根据计算机基础教学自身特点,从教学内容上和教学模式与方法上,加强对学生信息素质的教育与培养。
2、计算机技术更多地融入了其他学科和专业课的教学中。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信息已成为很多专业课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各专业对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也有了更加明确和具体的要求。计算机基础教学要适应这种要求。
3、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开始步入正轨,其信息技术教育的内容已基本涵盖了目前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基础知识与技能方面的内容,新入学学生的计算机知识的起点显著提高,高校的计算机基础教学必须向纵深发展。
4、我校的计算机基础已有了良好的基础,建立了相应的计算机基础教学组织机构,形成了一支较稳定的师资队伍,改善和优化了计算机基础教学的软、硬件条件和教学环境,已为提高我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水平,使我校计算机基础教学迈上新台阶创造了有利条件。
5、我校的教育教学改革正处深入发展阶段,计算机基础教学必须适应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的要求与发展,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必须达到把我校建设成为“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的目标。
这一切,使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既面临严峻的挑战,又面临难得的机遇,大力提高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水平,既是需要,又有可能。我们要研究新形势,分析新问题,面对新任务,探讨新形势下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的方案,深化教学改革,开创我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新局面。
四、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学校的办学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更新教育思想,转变教育观念,坚持科学的教育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坚持教育创新,加强计算机基础学科建设,以教学质量为生命线,以培养学生掌握计算机知识、技能与方法,具备利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与能力,提高信息素养为目标。深化教学改革,优化计算机基础教学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模式、方法、手段和考核评价模式及方法。遵循计算机基础教学规律,面向应用,实行多种教学模式和方法,采用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教学平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精讲多练,加强实践教学,注重能力培养,提高我校计算机基础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
五、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的目标
1、制定适合学生实际和各学科专业对计算机知识结构与能力要求的计算机基础教学课程体系、教学大纲。
2、按照计算机基础教学要分层、分类规划与实施的原则,针对不同专业计算机知识结构与应用类型方面的差异,设置不同档次、不同类型的课程,供各学院选择,使学生掌握的计算机知识满足该专业的要求。
3、优化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模式,开展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和考试模式与方法的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4、加强课程建设和计算机教学的软、硬件条件与环境建设,满足计算机基础教学内容及实验教学的要求。
5、各学院制定的本科生培养计划中,合理地体现对计算机知识与能力的培养。
通过改革和实践,提高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教学水平和质量,使计算机基础教学迈上新台阶,达到教育部课指委提出的总体基本要求,各专业学生达到教育部课指委提出的“一般要求”,部分专业和部分课程达到教育部课指委提出的“较高要求”。
六、上好计算机基础课,使学生能掌握理论与实操,如何才能上好,以下是几点建议:
1、课程的安排,以上机为主、讲课为辅。因《计算机机基础》课,要求掌握的大部分内容都是需实操,所有应该多安排一些上机课,使学生有更多的时间操作,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让他们做上课的主人,而不是被老师牵着鼻子走。
2、上理论课时,备好课。教师应该慢速的阅读《计算机基础》书本中的内容,把重点难点的内容,在书本中做标记,然后快速的阅读课本两遍,把漏掉的内容做标记,在写电子教案时,对于每一章节的内容,还要参考至少两本课外书籍,反复推敲,这样的教案内容才会更加清晰明朗,内容才会更加丰富,知识面才会更广。 编写的教案内容应该细分到每次课,而且这次课的所讲的内容是什么,重点难点是什么,课堂总结是什么,以及讲完后课后感想是什么,都一目了然,做到心中有数,为上好一堂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在上理论课时,教师应当采用理论与实操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启发学生的思维。例如,在讲word中的图文混排效果时,老师应该事先做好一个图文混排的word文档实例,如下图:


让学生首先通过视觉知道,什么样的效果是图文混排,在这个图文混排实例中包含需学习的知识点是艺术字、插入图片、分栏、文本框、页眉页脚、水印等等,这些知识点的意思是什么。以及以实例中的文字为例,讲述如何通过操作步骤达到最终的效果。
4、在上上机课时,教师应该充分准备实验的内容。在上机时,老师说明实验目的和要求,实验内容和原理。要求学生做出实验的效果,及时对所做的内容进行检查,指出需改正的地方,课后要求学生写出实验报告,包括写操作方法与实验步骤,实验数据记录、处理与分析等等。
5、附加题。虽然一批基础好的同学已经免修,但剩下的同学基础还是有差异,在上机时,老师既要顾大体,又要顾个体,让那些基础差的同学能完成任务,也能让基础好一点的同学能吃得饱。所以,老师准备实验内容的同时,应该还有附加题,让那些先做完的同学有时间再做附加题,使他们有事可做,也不会影响速度慢的同学。
6、加强课堂教学管理。首先上课时应严格考勤。很多学生都是有惰性和侥幸心理,每次课,老师都应考勤,多次旷课和多次迟到的同学,找他们单独谈心,问原因,做思想工作,说清问题的后果。通过和他们谈心,让他们意识到自己做得不足的地方。其次,对于上课睡觉的同学应及时的叫醒他,让他站起,清醒头脑,最后对于上课进话的同学,应及时制止。
7、不断的提高教学水平。不管是年轻老师,还是老老师,都应本着学海无边、虚心向别人学习的态度,不断地去听一些优秀老师的课,学他们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比如说教学方法、教学管理等等,把它记下来,运用到自己的教学中去,提高我们的教学能力,达到取长补短的效果。对于年青老师还应该经常参加培训班学习,或者深造读硕士、博士等等,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更好的育人。
8、及时下班辅导。老师每周应该定个时间到班上进行辅导,及时解决学生有疑问的内容,给他们耐心讲解,对于普遍的问题,可以集中在上课时讲解,对于个别同学的问题,应该对他个别辅导,直到明白为止,使学生每周学的内容,每周都能消化,反之,学生存在的问题就会越积越多,最后自暴自弃,一点都不想学这课了,会导致教学效果很差,教学目标实现不了。
9、多和学生谈心,和学生做朋友。交流沟通是人与人之间取得信任的重要方法,老师和学生也不除外,让学生明白,老师就像他的朋友一样,真正关心他,为他着想。消除学生的逆反心理。让学生对这门课更感兴趣。
综上所述,是我对《计算机基础》课的几点思考,以上几点方法,既可以让基础好的同学不浪费时间,有更多的心思和时间去学别的课程,又可以让基础不好的同学学好这门课。我想这些方法不但适应教这门课的老师,也适应教其它的课程的老师。